close

梅約醫學中心(Mayo Medical Center)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私人醫療體系。旗下擁有8家醫療機構與5所醫學教育學校,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的全美最佳醫院調查中排名第二,醫療品質極受推崇。


腹瀉和便祕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普遍症狀,通常持續一段很短時間而後消失,但有時會持續發生。持續的症狀代表消化系統失調。


【腹瀉】


腹瀉可能因小腸內壁感染,導致無法吸收養分及水分。進餐之後,吃進去的食物養分會由小腸吸收,大腸再從消化過的食物顆粒中吸取剩餘水分,形成半固體的糞便,過程如果出了問題就可能造成腹瀉。以下是幾種可能原因:


.病毒感染


這是導致腹瀉最普遍的原因。入侵的病毒可能損害小腸內壁的黏膜,擾亂養分及水分的吸收。症狀通常會在1∼3天之內改善,腹瀉的情形會逐漸消失。


.細菌感染


污染的食物或飲水之中的細菌會形成毒素,導致小腸細胞分泌鹽分與水分,超乎小腸後段及大腸吸收水分的能力,這種腹瀉會持續1∼3天。


.其他發炎因子


寄生蟲或抗生素等藥物反應也可能導致腹瀉,幸好這種狀況並不普遍。一旦寄生蟲消滅或是停止使用抗生素,腹瀉的狀況就會消失。


.小腸失調


持續或是經常復發的腹瀉可能與小腸失調有關。可能的原因包括腸激躁症候群、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等發炎性疾病,或是吸收障礙,例如乳糖不耐症或是乳糜瀉。腫瘤有時也可能導致腹瀉。


.過量咖啡因或酒精


咖啡因及酒精會刺激糞便的通過飲用過量可能會導致食物太快通過小腸及大腸,造成腹瀉


自我照護


腹瀉通常會自動消失,不需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無需處方的成藥如Imodium、Pepto-Bismol以及Kaopectate可以減緩腹瀉,但不一定加速康復。為了避免脫水,以及在康復過程中緩解症狀,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每天飲用8∼10杯清澈液體包括清水、果汁、淡茶或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逐漸增加固態食物例如餅乾、吐司麵包、米飯、穀片及雞肉。


.避免下列食物及飲料過幾天再開始食用乳製品、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含有咖啡因或是酒精的飲料或是含有番瀉藥的茶。這些食物可能延長腹瀉的時間。


.不要服用含鎂的制酸劑鎂會導致腹瀉。


.減輕壓力某些慢性腹瀉可以針灸、指壓或按摩治療,藉以放鬆壓力,或是刺激身體自然防衛系統,減緩腹瀉的症狀。然而,這些治療方式目前尚未經科學驗證。


【便祕】


大腸主要的工作是從食物的殘餘吸收水分,食物的廢棄物停留在大腸時會逐漸失去水分。經過一段時間,廢棄物就會變得非常乾,難以排出。


每週只排便一、兩次或是每次排便都要歷經一番掙扎,很有可能就是便祕。


便祕可能的原因很多,而且有年紀愈大愈有機會發生的傾向。還有飲水量不夠、吃的纖維質太少,以及運動量太少。


此外,某些藥物也會減緩消化,造成便祕,包括麻醉藥品Narcotics及含鋁的制酸劑。某些腸激躁症候群的病人,也可能有腹瀉或便祕的症狀。


便祕通常容易醫治,然而有時便祕可能表示更嚴重的疾病。如果有下列狀況,應就醫診治:


不明原因排便模式與習慣改變。改變飲食或是運動習慣之後,便祕還是持續7天以上。


血便或是劇烈腹痛。


自我照護


以下步驟有助於解除或是避免便祕:


.每天飲用8∼10杯水


.水能保持糞便柔軟。建議飲用清水。


.食用高纖食品纖維質可以形成並軟化糞便,使之順利通過消化道。每天應當食用20∼35公克的纖維質。全穀類、水果及蔬菜是最佳的纖維質來源。為避免腹部脹氣、痙攣、腸氣,應該間隔一、兩週逐漸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規律飲食進食時間規律可以促進正常的排便功能。


.規律運動運動可以刺激消化道肌肉、加快食物通過消化道。儘量每天運動30分鐘。


.適時如廁感到內急的時候,拖得愈久,糞便中的水分就被吸收得愈多,糞便就變得愈乾。但也不要賴在廁所裡面,而是輕鬆地、留充裕時間排便。


.減輕壓力壓力會減緩消化。某些慢性便祕的人,可能可以藉由瑜伽、按摩、指壓或是芳香療法解除壓力、促進放鬆而減輕症狀。然而,以上療法尚未經過科學驗證。


(本文摘自《MayoCliniconDigestiveHealth─消化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